索引号: YZ13571059/2024-02455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鹰手营子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成文日期: 2024-12-31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营子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为了更好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特编制本指南。
本指南每年更新一次。需要获得营子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申请人,请阅读《公开指南》。
申请人可以在营子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http://www.ysyz.gov.cn/)查阅《公开指南》。
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府信息分类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府信息分为三类:一是主动公开的信息。本部门职责范围内依法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二是依申请公开的信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根据需要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其部门申请获取相关信息。三是不予公开的信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府公开信息编排体系
(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府公开信息使用文档方式编排、记录和存储各类信息,主要含以下要素:序号、单位、类别、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限、公开范围、公开程序、责任部门、 详细信息。
(二)编排体系描述
1、公开内容。简要描述公开信息的内容。
2、公开形式。公开形式是指政府公开信息的种类,分为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三类。
3、公开时限。公开时限指信息公开期限。分为常年公开、及时公开、限时公开。
4、公开范围。公开范围指信息公开的界限。如面向全社会、面向申请人等。
5、公开程序。简要描述审核程序,如:本单位内审核后公开、其他单位审核后公开。
6、责任部门。责任部门指本部门内具体负责提供该信息的具体机构名称。主要责任部门有:综合办公室(法规权益维护股)、优抚安置创业股、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办公室(简称双拥办)。
三、政府公开信息的获取方式
(一)主动公开信息
政府信息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主动向社会公开。
1、主动公开范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参见《营子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2、主动公开形式。对于主动公开的信息,主要采取网上公开和设立政府信息查询场所。
网址:http://www.ysyz.gov.cn/
政府信息查询场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楼。
3、主动公开时限。各类政府信息形成或变更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自信息产生后的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依申请公开信息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自身需要,可以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申请获取相关信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依申请提供信息时,根据掌握该信息的实际状态进行提供,不对信息进行加工、统计、研究、分析或者其他处理。
1、受理机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自2019年1月28日起正式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受理机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
办公地址:承德市营子区鹰城大街14号;
邮政编码:067200;
接受时间:法定办公时间;
电话及传真号码:0314—5014539;
电子邮箱:yzqtyjrswj@126.com
2、公开范围。申请人需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公开以外且不属于《条例》第七条、第八条和第十四条关于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可以申请获取。
3、公开程序。
(1)申请的提出。
申请人向本单位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填写《营子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式样附后,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表复制有效,可以在受理地点领取,也可以在营子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门户网站上下载。为了提高处理申请的效率,申请人对所需信息的描述应尽量详细、明确。若有可能,请提供该信息的标题、发布时间、发文字号或者其他有助于确定该信息的提示。
(2)申请方式。
1.通过信函、传真申请。申请人通过网络下载或到受理部门领取申请表,填写后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通过传真方式提出申请的,请在适当位置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
2.当面申请。申请人可以到受理部门,当场提出申请。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申请,由本单位受理部门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并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如申请人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证件名称及号码、联系方式等)做好记录。
(3)申请的处理流程。
1.审查。本单位受理部门收到受理申请后,应对申请的形式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对要件不完备的应及时告知申请人予以补正。申请人单件申请中同时提出几项独立要求的,受理部门将全部处理完毕后统一答复。鉴于针对不同要求的答复部门可能不同,为提高处理效率,建议公开权利人就不同要求分别提出申请。
2.登记。对于《申请表》填写完整且申请人提供了有效身份证明的申请应及时登记,并根据收到申请的先后顺序进行处理。
3.答复。受理部门根据收到申请的先后次序答复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按下列情形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延长15个工作日,并告知申请人:
第一,属于公开范围的,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第二,申请内容含有不应当公开的信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将可以公开的部分提供给申请人;
第三,属于不予公开的,告知申请人不予公开的理由;
第四,不属于本单位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请人该政府信息的掌握机关名称及联系方式;
第五,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告知申请人实际情况并做好解释工作;
第六,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4)收费标准及减免规定。本单位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并将收取的费用全部上缴财政。收费标准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5)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存在阅读困难或者视听障碍的,本单位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救济方式及程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本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可以向上一级机关、区监察机关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本局在政务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